孩子從小跟著媽媽一起,對孩子的身心發(fā)育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對母親過度依賴,變?yōu)橐环N戀母情結(jié),就未必是一件好事情了。
許多的寶寶都對自己的媽媽有著深刻的依戀,他/她的心情完全受媽媽的影響,看到媽媽笑的時候會笑得很開心,看不見媽媽的時候就情緒低沉。有些寶寶,甚至都不愿離開媽媽的懷抱一分鐘,一看不到媽媽,就大哭大鬧,就算是睡覺,也要緊緊地摟住媽媽的脖子才能安心入眠。
這樣的話,就不利于寶寶自理能力的發(fā)展,還舍對寶寶良性性格的形成造成阻礙。一切依賴于媽媽,寶寶自主學習、生活的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不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若過分地溺愛寶寶,不積極地加強對寶寶自主能力的鍛煉,也會加劇寶寶依賴媽媽的習慣,甚至導致戀母癥,造成心理障礙。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媽媽應該在寶寶具備足夠自理能力的時候,逐漸訓練寶寶的自我動手能力和*的性格。
寶寶在最開始可能會害怕一個入睡,但爸爸媽媽也要盡量讓寶寶在自己的房間睡覺,而不是賴在爸爸媽媽床上。如果寶寶看不到媽媽會大哭,不肯入眠,媽媽可以先試著哄寶寶睡覺,等寶寶入睡之后再離開。寶寶的房間,設計和裝飾要具備寶寶特色,如果是寶寶喜歡的樣子,他/她會更喜歡在這個房間里安心睡眠。
媽媽要在日常護理中為寶寶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媽媽還有其他的事情,不過就算暫時離開,用不了多久,也會再來照看寶寶。在離開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將寶寶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家人,或者玩具身上,讓寶寶的戀母情緒有一定程度上的轉(zhuǎn)移和稀釋。
媽媽可以通過觀察法,培養(yǎng)寶寶的*性和自信心。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擴大寶寶的交際面,不但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交際能力,還能轉(zhuǎn)移和減緩寶寶對媽媽的過激依賴。在生活中,媽媽要盡量鍛煉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寶寶不能一直依賴父母生活,及早地幫助寶寶提高自我*能力,才有利于寶寶適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