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家長,難免會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其實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個性是不一樣的,比較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不公平的。今天主要來跟大家說說怎么發(fā)掘不同類型孩子的個性。
較真類型
露西是一個七歲的孩子,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但是她需要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無缺,不然就很難獲得快樂。她是自己最大的批評者!她母親說:幾乎沒有什么事情能讓她開心,包括玩耍。即使是打羽毛球這么簡單的事情,她也會因為接不住球而拒絕打球。認真是件好事,但我擔心她永遠也享受不到游戲的樂趣,因為她太認真了。
方法:如果有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那么他們對父母要求也很高。但是誰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小小的挫折打敗?所以不能對一個認真的孩子說放松,因為他們太小了,不知道如何放松。
對于有這種特質的孩子,最好把事情簡單化,把困難的任務分解成幾個階段進行。在開始之前告訴她: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試著做半個小時吧。
此外,幽默也是非常有效。如果孩子正在做太陽系的模型,試著把其中一顆行星變成自己的大紅鼻子。那就讓他們慢慢學會享受過程,而不是簡單地追求結果。此外,多笑能有效緩解緊張。
優(yōu)點:孩子比較認真,父母雖然比較累,但不用擔心他成為同齡人壓力的犧牲品。因為當孩子們很認真的時候,他們不會犯錯誤,他們在做決定之前會思考。所以像露西這樣一個認真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名工程師或醫(yī)生,在她選擇的職業(yè)上很容易取得巨大的成功。
害羞類型
吳敏幾乎不敢?guī)膬鹤尤ト魏蔚胤酵嫠?,然后自己走開一步。6歲的小杰很害羞。若帶他到一個人多的地方,他必須躲在媽媽的背后,不敢進去。無論去哪里,在去之前吳敏都要告訴他去哪里,和誰在一起玩。雖然他想加入其他孩子的行列,但他不知道怎么做。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擔心,不知道從哪里著手改變。
方法:害羞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性格之一。有位專家說:社會似乎更青睞有抱負、有經驗的人。但是害羞并不意味著膽怯。大多數(shù)害羞的人和其他人一樣自信,只是他們看起來更安靜。想讓你害羞的孩子不再害羞嗎?先讓他舒服點。安排他一對一地玩,然后慢慢地進入小組活動。在他感到害怕之前,讓他在精神上感到安全和放松。
在活動中,家長可以成為他的精神支柱,但不能讓他永遠在你身邊,要讓他慢慢學會在自己的圈子里獨處。記住,不要強迫一個害羞的孩子參加大型活動,這只會讓他更加敏感和封閉。
優(yōu)點:一個害羞的孩子習慣站在人群后面,并不意味著他隱藏在自己的世界里。事實上,害羞的人可以是非常冷靜的觀察者,他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經常被外向人忽略的細節(jié)。專家說,害羞的人通常是很好的傾聽者,能夠聽到別人說了什么,甚至沒有說就猜到了。害羞的孩子有潛力成為觀察者、科學家、偉大的作家,當然還有忠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