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代的教育角度來說,教育不僅要讓孩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和方法。那么一年級孩子需要培養(yǎng)哪些好習慣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專注做事的習慣
無論做什么,都應該讓你的孩子養(yǎng)成專注的習慣。有些孩子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作業(yè),所以,學習不夠?qū)P模⒁饬苋菀妆晦D(zhuǎn)移。
可以通過練習,讓孩子學會用耳朵傾聽,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例如,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看著對方的眼睛,不管談論的話題是什么。只要視線是連在一起的,孩子就會專心聽講,只要每天連續(xù)不斷,就能培養(yǎng)出一個能聽話的孩子。
2、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家長首先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如果自己都沒有讀書的習慣,強迫孩子讀書就很難以理服人了。從終身學習的角度看,閱讀習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閱讀不僅指課本,還包括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科普讀物等。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養(yǎng)成傾聽、理解的習慣,那么他們的注意力和耐力也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fā)展。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怎么辦?專家表示,這需要家長的耐心。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小學一年級或幼兒園教育中,父母最好選擇一些孩子喜歡的故事書給他們閱讀,不要強迫孩子接受成人的選擇。可以先把故事情節(jié)讀給孩子聽,然后讓孩子去讀,并鼓勵孩子去反思感受。無論孩子最后說了什么,都要表揚和認可他。
3、認真寫作的習慣
不要認為寫作對學習幾乎沒有影響。寫作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作者學習態(tài)度、學習質(zhì)量甚至個人素質(zhì)的評價。
寫作能力是學術(shù)能力的一個指標。一個能認真對待寫作的孩子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和其他事情。寫作還可以促進孩子養(yǎng)成做事細心的好習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一年級的孩子喜歡讀學過的課文,讀完后家長要表揚孩子,鼓勵孩子,這有利于孩子認真寫作,認真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