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咨詢(chil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又稱兒童心理輔導,是指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給來訪者(兒童和青少年)以幫助、啟發(fā)、輔導,使其開放自己、發(fā)揮潛能,認識他自己的經驗,自己去解決現實問題,接納并欣賞自己,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專注力都心存憂慮: “我覺得我家孩子總是分心走神,專注力不夠,怎么辦?” “他干什么都靜不下心來,做事不認真,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 對很多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專注力,恐怕不應該從外部干預開始,而應該先從家長自身來分析。因為一個不夠專注的孩子身邊,往往有一個總是打擾他的成人。 專注力被打擾 孩子正在投入地搭積木,大人端著果盤出現在他旁邊:“寶寶來,吃點水果?!? 孩子正在專注地看繪本,突然被親戚朋友們不由分說地抱起來親一口。 孩子正在玩一套老舊的玩具,大人直接用其他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寶寶你看,這個更好玩、更有趣!” 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當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們不太愿意讓他做的事情時,有的家長會不由分說地直接把孩子抱走,帶到新的環(huán)境中去。 這些行為都是對孩子專注力的打斷。為人父母,有時候會好心辦壞事,比如用關愛的舉動打擾了專注的孩子。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成就,當父母意識到專注力的重要性后, 想過要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有什么方法嗎?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關注力 1、保持自己的聲音平靜緩慢 孩子做了錯事,你生氣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讓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 首先,父母要表達出對孩子情況的理解和真誠的關心,告訴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父母還可以和孩子談談自己之前在學習、工作上成功的經驗或者失敗的教訓,跟孩子產生共情,給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氣。孩子如何運用這個法則呢?這就要像我們隊運動員出征之前,必須有一套備戰(zhàn)計劃一樣,先將里必須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如寫作文,做卷子,查資料,買東西,看球賽等。 3、營造集中精力的環(huán)境 當孩子在學習或游戲的時分,我們要給他發(fā)明好的環(huán)境,不要大聲喧鬧,老一輩們不要去打擾他,關掉電視機、錄音機等,削減噪音。能夠和孩子一起涂鴉,剪紙,穿一串孩子喜愛的珠子當禮物,也能夠和孩子比競賽,引起孩子的愛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這樣一來孩子就越來越能安靜的坐下來,注意力也會顯著改變。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在一邊安安靜靜地玩玩具,非常乖巧,心想,我也參與進去給他鼓勵多陪伴他吧,然后插入進去和孩子一起玩,或者一會兒給孩子送個餅干送點水果。 相信每位家長都會有注意力、專注力相關的困擾,孩子上課、看書、做作業(yè)、讀寫內容時,很容易就會被外界的聲音刺激所干擾吸引,導致一下子就分心了,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東西上,影響孩子專注力穩(wěn)定的情況有多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fā)育、外界環(huán)境、神經反饋都是影響注意力的因素,那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