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學習
一、思考是核心
同學們肯定都有這樣的學習體驗:課堂上都能聽懂,老師講的題目覺得自己都會,可是課下自己一做就錯,有的問題甚至沒有思路。學數(shù)學較忌諱的是老師講同學聽,聽完之后做筆記,從頭聽到尾,從頭記到尾,聽的特明白,筆記記得特清楚,輪到自己一做題還是不會做,還是無處下手,這就好比同學們站在岸上學游泳,沒有經(jīng)過那個被水淹、在水里撲騰的過程老師示范的再清楚你還是不會。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上課聽的很認真、記筆記記得特的同學還會遇著題不會,馬上看答案的同學為什么總學不好數(shù)學。
我們要將思考貫穿于數(shù)學學習的整個過程,無論課上老師的提問,還是課下自己做題,我們始終要做的就是思考:為什么這么做,為什么要這么變形,這道題還能怎么做,這類題目解決的共同方法是什么,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數(shù)學學習的主陣地是課堂,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同學們的大腦就要飛速的旋轉(zhuǎn),哪怕有一點點思路也要積極回答,這樣積極參與的過程學習效率很高。
二、運算是基礎(chǔ)
數(shù)學在階段被稱為算術(shù),初中階段被稱為代數(shù),用字母代替數(shù)字進行運算,在高中更是通過指數(shù)、對數(shù)、三角函數(shù)、向量、排列組合、算法等載體發(fā)展人的計算能力。較復雜的解析幾何題目運算過程可達幾十步,只要錯了一個正負號或算錯一個小數(shù)就會滿盤皆輸,整個大題報廢,所以離開了一個強大的計算能力就談不上學數(shù)學。所以說,一道題從有了思路到能得還差多少里?十萬八千里!
為了提高計算能力,在筆算的基礎(chǔ)上更要心算。學數(shù)學要將算放在首位,這也是高考對數(shù)學的個也是較重要的一項要求,歷年的高考題也更加印證了這一點。運算是能力,能力的提升沒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就是要拿出你的耐心和細心大量的練,親自動手將每一個得數(shù)算出來。
三、積累
數(shù)學課如果有幾節(jié)課沒聽,有幾節(jié)練習沒跟著做,再接著聽便不好聽懂,甚至一點都不會。由此可見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必須將先學的知識徹底掌握才能進行后續(xù)的學習。
前邊提到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抽象,內(nèi)容都是用字母和符號表達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必須對學過的東西進行持之以恒的反復記憶和運算,通過這種方式將抽象的東西內(nèi)化,較后形成直覺。但數(shù)學題太多了,人們都把他比喻成題海,都記不把人累死嗎?這就涉及到積累什么東西的問題。
牽牛要牽鼻子,想問題辦事情要抓關(guān)鍵,抓主要矛盾。高中數(shù)學的這個關(guān)鍵就是指好題:有代表性的,通過這道題能掌握好幾個重要知識點,能掌握解一類問題的通法,能以一頂十的題目。
要是讓你單純背誦你總覺得這事有點荒唐,不像文科的東西那樣好背,或者說根本就不適合背誦,怎么辦?多做,好題做六遍,做的遍數(shù)多自然就掌握了。所以我們要積累的東西是上課老師所講授的典型例題,解決典型例題的思想方法。
課上要逐漸學會迅速記錄簡明的課堂筆記,課下詳細整理,補充詳實。除此之外還有學著整理做過的試卷,高中各科試卷多的驚人,而這些試卷上往往有很多精彩的題目,都往筆記本上謄寫沒那時間,索性直接將筆記做在卷子上,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閱讀,尤其是考前這么做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