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穩(wěn)定情緒、平和心態(tài),備戰(zhàn)高考?
1、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顧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而一味讓孩子實現(xiàn)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達到的目標就是不可取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不同、學習基礎(chǔ)不同、特長愛好不同、智力潛能發(fā)展的方向不同,所以對自己的孩子要合理要求,合理期望,鼓勵孩子積極備考,把高考看成是對孩子的一次重要人生挑戰(zhàn),只要孩子對高考盡力而為就可以了,不要把高考作為孩子的唯一出路,做好即使孩子高考結(jié)果不理想,也可以結(jié)合孩子的特點尋找適合孩子的其他出路的思想準備。
2、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勇于面對困難的榜樣
家長在孩子的備考期間,難免因為工作上不順利、生活突發(fā)事件、人際交往中的矛盾和沖突以及家庭瑣事或夫妻情感等問題引發(fā)煩躁、郁悶、消極、悲觀憤怒等不良情緒。家長的這些不良情緒需要得到及時的發(fā)泄和排解。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考慮到家中備考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受到自己不良情緒的影響。家長可以主動和朋友、家人傾訴煩惱,商量解決之法,爭取朋友家人的幫助和理解。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無所顧忌的表現(xiàn)出來,因為孩子有可能誤解為是自己的哪些方面的錯誤引起了父母的不高興,進而自責。
3、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尤其要注重以下言行:嘮叨。
高三家長普遍存在對孩子嘮叨的現(xiàn)象,母親更為常見。有的家長整日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嘴邊,提醒孩子要抓緊時間學習,有時回家拿錢也不愿意給,挖苦孩子你學習不好白供你了,時間長了,孩子心理就煩躁了,孩子本來心理壓力就很大,家長再這樣天天提醒,孩子回到家也得不到心理的放松,,很容易厭煩和躲避家長,家長的話對孩子來說就沒有了任何的教育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