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努力復(fù)習,去高考考場上廝殺,出了成績后再填報志愿,而且可以填報多個志愿,拿一個志愿沖刺一下,再拿一個志愿來保底。
然而,考研是先報名再考試,報名的時候就得選擇學校和專業(yè),只能填報一個。而且大部分專業(yè)課都是自命題,意味著你填報哪個學校就得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復(fù)習,中途換學校的成本也很高。
所以,在考研之前,就應(yīng)該選擇一所合適的的學校,這所學校要滿足你的野心,更要在你能力撐得起的范圍內(nèi)。一句話:選擇力所能及最好的學校。
四條準則,學長帶你輕松搞定考研擇校。
準則第一條:學校分級,找準位置
首先,把全國的院校分成以下6個等級,你對照自己的本科院校和專業(yè),看看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
第一級:清北+top985強勢專業(yè)
第二級:top985其他專業(yè)+普通985強勢和熱門專業(yè)
第三級:普通985 +211強勢和熱門專業(yè)
第四級:普通211+一本強勢和熱門專業(yè)
第五級:普通一本+二本強勢和熱門專業(yè)
第六級:其它
準則第二條:評估實力,合理跳級
接下來,學長將實力評估拆分成以下4個因素,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看到底是ok還是ko
1.學習能力:本科期間績點排名以及所獲獎學金情況
成績在前35%且能獲得獎學金,為ok,反之為ko
2.歷史數(shù)據(jù):在過去的3-5年中,直系或者相近專業(yè)的學長學姐考到哪一個層級的學校居多
主要在前3級,為ok,反之為ko
3.本科學校:按照準則第一條中的分級方法,判斷自己本科學校所在的層級
在前3級,為ok,反之為ko
4.時間因素:是否從3月開始,能保證每天平均10小時的復(fù)習時間
可以保證,為ok,反之為ko
如果你能拿到4個ok,完全可以沖刺第一級;
如果你能拿到3個ok,建議選擇第二級;
如果你能拿到2個ok,建議選擇第三級;
如果你能拿到1個ok,建議選擇第四級;
如果你能拿到0個ok,建議選擇第五級
以上的原則是根據(jù)身邊同學考上的數(shù)據(jù)得出的一般規(guī)律,供大家參考。
準則第三條:選定城市,縮小范圍
在城市選擇方面,你需要考慮以下兩點因素:
1.城市偏好
你可能會有自己偏好的城市,甚至未來想在那座城市定居,那么研究生就直接考過去。
如果你未來想去大城市發(fā)展,建議直接考大城市的學校,因為讀研期間你有更多的機會在大城市實習,有更多的機會留下來。
2.城市經(jīng)濟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便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沒有對與錯,只有對你適不適合。
當然,如果你現(xiàn)在還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么學長建議盡可能選擇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畢竟向下兼容總是容易的。
說實話,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選北上廣深的學校。
就比如實習,一般日常實習不太允許去外地實習,只能在學校所在地實習。但是那些大公司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
準則第四條:選定條件,篩選院校
根據(jù)原則一:你有了對自己本科院校和專業(yè)的定位
根據(jù)原則二:你有了對自身實力的衡量,確保合理跳級
根據(jù)原則三:你有了城市的大致選擇